中新网6月15日电 国新办今日就2023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
(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解读公报时表示,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
(记者龙敏)福建省统计局20日通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53109 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 7%。其中,
(钟旖张旭)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谢辛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全年,该市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全年城镇调查失
(记者张强)记者19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安徽省生产总值4504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
题:2022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现六大亮点 中新社记者李晓喻 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17日出炉。从增速来看,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
(记者陈溯)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17日表示,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有望总体改善。康义表示,一系列援企稳岗的就业帮扶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
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 数据显示,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 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 9%,与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 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 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康义表示,总的来看,2022年高效统
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北京今年将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保持住宅用地稳定供应,保障房地产市
今天(1月15日)上午,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报告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促进创业方面,有关部门
”付凌晖表示,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和稳经济各项举措进一步落实,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将带动就业需求扩大,增加就业岗位。物价有望继续保持总
受疫情反弹、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 2%,较10月份回落2 8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副司长汤魏巍介
(记者王恩博)11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出现上升。付凌晖直言,11月,受疫情大面积反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影响,就业压力有
从11月份情况看,在就业优先政策措施作用下,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帮扶力度,青年人失业率连续下降。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逐步落实
1-10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 2%;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分别增
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 5%;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 2%,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 0%。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 1
据悉,今年上海前三季度GDP累计为30956 6亿元,同比下降1 4%,降幅较上半年收窄4 3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继续在全国保持首位城市地位。市场稳步回
前三季度我国GDP为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 0% 比上半年加快0 5
1~7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83万人。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 4%,比上月下降0 1个百分点。今天,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
近日,在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通报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群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在《中新财经·中国经济“新”观察》访谈现场。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659亿元,同比增长3 3%
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 一季度,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 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 1%,高于同期GDP增速。中国财政科学研
(记者王恩博)面对进一步加大的下行压力,2022年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开局。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国内生产总
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 从居民收入来看,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义增长6 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 1%。付凌晖
(记者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 8%,官方表示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
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一季报显示,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 5%,比上年同期略高0 1个百分点。但今年3月份以来受国内疫情
制造业占比继续提升,一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 9%,比上年同期提高1 3个百分点。一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增加
通知提出,要为青年提供充足见习机会,多渠道搭建见习供需对接平台,畅通岗位募集渠道,完善落实就业见习政策,强化跟踪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