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而对有趣的人来说,生活处处充满热爱。被誉为“中国最哏儿女作家”的王小柔,用有趣的灵魂和不装的态度,把日子过成段子,让日常生活变得活色生香。她说:“生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每一刻都自有意义。”对于她的作品,著名演员宋丹丹曾发微博称赞说:“看王小柔的书,边看边笑,她真逗,有才。”
在刚刚出版的新书《不装》里,王小柔更将“有趣”和“不装”上升为一种“快乐生活智慧”,她说:“对活得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不断破墙而出的过程;对无趣的人来说,生活是在为自己筑起一道道的围墙。”《不装》延续了王小柔一贯的幽默风格,以津味段子写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于一地鸡毛中发掘生活的乐趣。《不装》的封面是一只戴墨镜的鹦鹉,霸气又可爱。它的原型是王小柔养了十几年的鹦鹉“红脸巴”。书中插图有小麻雀、小鸡、鹦鹉、公鸡、蜥蜴、乌龟等,都是王小柔养的小动物。
新书出版之际,王小柔接受采访,这个“有趣”的灵魂用“不装”的态度,给大家讲解快乐的生活智慧:有趣,不苟且;不装,自繁华。
在“装”与“不装”之间找平衡
山西晚报:《不装》这本书无论从书名还是封面都能看出和以前有不一样的设计感,用戴着蛤蟆镜的鹦鹉当封面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书名要叫“不装”?
王小柔:我们试图用特别装的一只鸟来呼唤不装,这是整个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在装与不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感。之所以用“不装”这个名字就是想继续把这个快乐的生活态度传递给更多人。我觉得尽管我们现在特别容易高兴,特别容易乐和,但是在我们的内心,真正的快乐感、愉悦感和满足感是特别稀缺的。
山西晚报:“装”与“不装”之间如何平衡?
王小柔:说到“装”与“不装”,我们就先说“装”。我觉得在我们的职场生活中,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委曲求全,那么“装”在职场之中就是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自我保护,但时间长了,反映在我们的情绪上就是焦虑。可是如果在职场中我们“不装”,当你个人的力量没有那么大,你掌握不了话语权的时候,你特立独行的“不装”会被身边人认为太不懂事。在“装”与“不装”之间,每个人都在寻找一种平衡,“装”与“不装”我认为其实并不是矛盾的一种状态,它是我们选择面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我的这种态度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可以选择“不装”了。
山西晚报:怎样“不装”?
王小柔: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够跟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联系,能够寻找到更多的暖意。在年轻的时候,我是很特立独行的,很多时候我想转行就转行,想辞职就辞职,可以和任何东西都决绝,可以没有牵挂,可以重新开始。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断舍离的状态。但年近半百,人到中年的时候,我就不太愿意断舍离了。那时候断舍离的态度叫装,装酷、扮酷。到了现在我就不想装了,像书名说的不装。我现在往回捡东西,要在生活状态里增加很多内容,比如说我练武术。为什么要去练武术呢?其实既不是想闯荡江湖,也不是想养生,而是因为我在中学时代读了太多的武侠小说,内心其实有一个武侠梦。我特别想在我腿脚还利索的时候,把这个梦圆了,就去学武术了。
山西晚报:听人说您还捡石头。
王小柔:对,我特别热爱自然科学,经常没事的时候扛着地质锤,穿着像地质学家一样进山,能够追寻到地球曾经的样子我特别欣喜。前段时间在北京房山跟村长聊天,村长说,我真不明白你们这些城里人一天到晚敲什么呢,有点烂树叶子有什么好看?村长说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我们这儿一到周末有很多老师带着学生在山里敲,敲得我们村的鸡都不好好下蛋了(笑)。
小动物间产生的暖意打动人心
山西晚报:《不装》里许多故事在讲小动物,好像您家里也有许多小动物,有多少?
王小柔:也就那么七八九十来只。我大部分动物都是收养别人遗弃的或者外面捡的。
山西晚报:能讲讲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吗?
王小柔:我救助过一只公鸡,腿被流浪狗咬断,那时候没有特别多的护理常识,宠物医院也不治鸡,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去医院骨科挂了个号。我把这个公鸡藏在包里,终于轮到我了,医生问,患者呢?我坐医生面前,把包一拉,鸡出来了,把大夫吓一跳。大夫说,你拿我找乐是吗?让护士立刻把我轰出去。当我抱着这只公鸡特别无望地走出医院的时候,门口有一个卖中药的地方,我就去问,有什么治跌打损伤的?那个大夫特别理解我,但还是跟我说:姐姐,我劝你还是炖了吧。这激发了我要自学动物护理知识。几个月前我救了一只腿折了的小鸟,它的腿非常非常细。我按照我学习到的接骨方式给它包扎上药。非常开心,15天之后,当我打开绷带,这只鸟完好无损,它的腿居然跟另外一条腿一样可以抓可以握。那一刻我特别尊重这些在野外生存的小动物,它们的生命力太强了
山西晚报:为什么喜欢小动物?
王小柔:从动物之中找到的一些暖意,我觉得有时候甚至比人类社会的那种温暖更能打动我。我家里有一只鸟,腿被狗咬没了,主人也不要它了,我养了它。它特别纯静,到我手里,到我们家从来没有狂躁过,也没有歇斯底里地叫、扑笼子,特别安静。我出门,它会立刻扑到我肩膀上,我每次跟它至少要告别三次,安抚一下让它回到它的笼子里。告诉其它鸟一定要多照顾它,跟它一起玩。那些鸟都能听得懂人话,它们都特别关心它,都围绕在它周围。
山西晚报:《不装》里的那只鹦鹉有什么故事?
王小柔:《不装》里面的这只鹦鹉很小,来我家的时候才2岁,到现在已经相当于人的年龄80多岁。它的羽毛不再有光泽,开始掉毛,开始谢顶,它是一只母鸟,越来越温柔。我告诉它,你要照顾瘸腿的鸟,它立刻心领神会,给它嘬嘬毛或者要靠近它等等。时间长了你会觉得人和动物生灵之间是没有隔阂的,好多时候是可以相通的。我愿意陪伴它们生命的最后一个阶段,能够这样我觉得也是挺好的一件事。到了寒暑假,社区会有家长把孩子送到我家看动物。有一个小孩一到我们家,就把鸟放出来,他进笼子里,我们家的鸟笼子非常大。然后他把门一锁说:我就是个鸟,给我喂饭。特别有意思,当小动物和小孩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生活真美好。他们那么真挚,根本不装,他们快乐就是快乐,他们悲伤就是悲伤。
山西晚报:突然有一种感觉,要说最不装的恐怕就是这些小生灵小动物们,它们真的不会这些。您说的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从书里能看到吗?
王小柔:书里都有。
山西晚报:这些有意思的事情都能记下来?
王小柔:大家看过的那些书,从来不是我真正坐下来伏案狂写的。我书包里一直有个小本本,我经历过的事,觉得有意思的就及时把它记录下来,就是大家看到的书中的一个又一个片断。
自带幽默,做自己热爱的事
山西晚报:您的文字很幽默,生活中也这么有趣吗?
王小柔:你说的所谓幽默感,不知道在我身上算不算是幽默。我经常在办公室里说一段话,我们同事爆笑,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我并不觉得自己说得特别有意思。后来我反思了一下,是不是我的思维方式跟别人不一样?我思考问题永远特别直接特别大直线,别人的思考方式也许就是像心电图一样是有弯曲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北京晚报》,采访的时候我们俩一起出行,有一天他终于忍不住问我:小柔,你是不是能够通灵?为什么你每次走到一扇玻璃门前都对着玻璃门使劲招手呢?你是不是能够看到我们常人根本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我对着玻璃门招手,是因为我的潜意识里认为所有的玻璃门都是有自动感应器的,我特别害怕我走到那儿撞上去,所以,我永远得先招招手,玻璃门不打开我再推。这是一个思维模式的不同,我就是这么不装、坦白,在别人的印象里面这就叫幽默吧。
山西晚报:您在工作之余要写书,还要照顾那么多小动物,还要去山里敲石头,还要练武术,还有精力做别的吗?
王小柔:有时周末还要做活动,比如公益教小朋友。我特别幸福的是,我做了马云退休之后想做的事,我在多少年前就当了一名老师,我来教孩子们文学写作,把这个文学的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除了当老师以外,我所有的周末时间都贡献给了艺术院线的话剧,如果在我年轻的时候,谁跟我说看话剧,谁跟我扯莎士比亚,我觉得这人太装了。但是在这样一个年纪,我觉得每周坐在艺术院线,当所有的灯光暗下来之后,我能够通过信号看到全世界最优秀的表演的时候,那真的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我后来带着我身边的学生、我的朋友都去看,他们也非常喜欢。那一刻我发现,原来这种真正的艺术其实是跨越种族、跨越语言、跨越年龄所有的限制,我们的内心是可以感应到的。因为我对话剧的热爱,我又做了一件被身边人取笑的事,做了一个先锋话剧,名字叫《把日子过成段子》,10月份就要全国巡演。
山西晚报:你可以本色出演。
王小柔:我不会演,我这么端庄的人(笑)。但是我告诉大家,这里面一定有爆笑、深情、歌声,有脑洞,甚至还有热血。我特别希望把自己曾经的这些生活经历、青春的感觉都注入到戏里,我起用的是90后的团队,因为特别想知道自己的这种所谓接地气的文字,跟最年轻的表演者以及最先锋的表现形式加在一块儿到底能呈现什么。
延伸阅读
《不装》里的金句
●生命是一个说故事的人,每一刻都自有意义。
●世界上只有一种平庸,就是不断重复自己。对生活心有所爱,就去冲破重复的人生。
●大脑是一台需要时常优化的机器,时不时要清理垃圾,给自己留出思辨空间,跟过分热闹的世界有所距离。
●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我们努力的模样。
●让人舒服,是真正的人格魅力,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与举动,都可以让你感觉到这个世界的暖意。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开始“做自己”的时候,就已经赢了。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阅读和旅行就像是人的双脚,同时发力又交替进行,你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喜欢的东西依旧喜欢,但可以不拥有;害怕的东西依旧害怕,但可以面对。
●如果能够学会管理自己,你就可以改变人生当中的许多事。
●自身有价值,才会像吸铁石。不要抱怨世界,让自己强大才是给自己最好的安全感。
●不守寂寞,岂见繁华。
●年龄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刻度,只有责任的叠加才会让人逐渐成长。
●每个人,都会咬着牙度过一段没人帮忙,没人支持,没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就是你的成人礼。
●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
●控制,是最糟糕的教育。
●你感受到的压力,有时候是来自自己不甘于现状的恐慌。努力和上进,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是为了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此生。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才是真正的成熟。
●孩子需要“被看见”,不是“被赞美”。
●当我们出发,我们在努力跟自己相处;当我们行走,我们在努力跟世界相处。
●改变的秘密,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建造新的东西,而非与过去抗衡。我们要学会在变化中成长。
●很多事情,说过之后的一段时间没有去做,后面就更不可能去做了。
●好好听爱的人说话,才是最大的温柔。
●一个对“以后”这个概念模糊的人,才更懂得珍视现在。因为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一念既起,尽心完成,别等。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刻表,别让别人打乱你人生的节奏。余生很长,不必慌张。
●别在理想中寻找生活,我们在生活中寻找理想。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才是幸福。
●愉悦、坦然和亲和,都是与岁月握手言和后的平静,也是时间对智慧最好的馈赠。
●“不高兴”才是在虚度光阴,人生不长,和舒服的人在一起。
●哪有什么生活技巧,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死扛一段,笨笨地熬着。
●你做了那么多计划,最后完成了多少?有时候,拖着拖着就麻木了,才可怕。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上一篇:机器人“阅兵”你看过吗?
责任编辑: